榆林市榆阳区西左界村:小香瓜“种”出大产业
榆林市榆阳区西左界村:小香瓜“种”出大产业
榆林市榆阳区西左界村:小香瓜“种”出大产业仲夏时节,走进榆阳区红石桥乡西左界村的(de)香瓜(xiāngguā)大棚(péng),浓郁的瓜香(guāxiāng)扑面而来。村民左林县和妻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芝麻香瓜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“我家种了(le)5棚香瓜,一年预计能收入15万元。”左林县乐呵呵地说。在西左界村,像左林县这样靠种植香瓜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。
10年前的(de)西左界村还是一片贫瘠的沙地(shādì),村民们守着薄田却找不到致富门路。如今(rújīn),西左界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“香瓜村”,2023年全村香瓜种植面积近1000亩,产量4000吨,产值高达(gāodá)2500万元,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9%,带动就业216户738人,人均可支配(zhīpèi)收入突破3万元。
强班子(bānzi)聚合力 党建引领定方向
2008年(nián),左子团当选西左界村党支部书记。此后,一批视野开阔、敢闯敢干的能人及村民党员陆续进入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。新班子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:如何带领(dàilǐng)村民脱贫致富?
“我们村地处风沙草滩区,传统农作物(nóngzuòwù)产量低、效益差。农民一年勤勤恳恳干下来收入微薄。”左子团回忆说(shuō),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经过多方学习考察,发现当地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,特别适合种植(zhòngzhí)芝麻香瓜。2014年,村党支部采取“支部引导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(cānyù)”的方式,率先发展芝麻香瓜产业。
村民(cūnmín)左建平就(jiù)是最早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之一。“当时心里也没底,就想着尝试一下,万一真改变了呢,我就试着种(zhǒng)了不到2亩。”让他(tā)没想到的是,第一年就收入了近5万元,比种玉米强了十几倍。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,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香瓜种植的行列。
促改革添动能 香瓜种出“甜(tián)日子”
产业要发展,机制(jīzhì)需创新。2017年,西左界村在全乡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,推行(tuīxíng)“党支部(dǎngzhībù)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。
“我们把全村香瓜种植户都纳入合作社,实行统一(tǒngyī)品种、统一技术(jìshù)、统一品牌、统一包装(bāozhuāng)、统一销售。”村党支部书记介绍,合作社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发展(fāzhǎn)订单农业,2021年至2023年累计分红281万余元。
为了提升香瓜品质(pǐnzhì),村里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,让(ràng)种植能手、“头雁”为村民手把手教学,以保证西左界村香瓜的品质和口感。如今,西左界香瓜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,并注册(zhùcè)了商标,产品远销(yuǎnxiāo)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地。
优服务拓新路 绘(huì)就乡村幸福图
香瓜产业火了,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。漫步村中,硬化道路(dàolù)干净(gānjìng)整洁,健身广场设施齐全,幼儿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(ràng)村民腰包鼓起来,还要让村民生活更舒心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左子团说,近年来村里建起了3座互助幸福(xìngfú)院,完成了自来水入户、污水管网改造,还配备(pèibèi)了保洁员,实行垃圾分类处理。
“现在党的政策好,我觉得我们西左界村会(cūnhuì)一年更比一年好!明年我们要把农产品加工搞起来!”左子团信心(xìnxīn)满满地告诉记者。
从贫瘠沙地到“香瓜之乡”,从薄弱村到示范村,西左界(xīzuǒjiè)村的蜕变是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、改革创新(chuàngxīn)的生动(shēngdòng)实践。未来村“两委”班子还将继续发力,书写西左界村的新篇章。
原标题:走乡村 看振兴 | 西左界村 小香瓜(xiāngguā)“种”出大产业
仲夏时节,走进榆阳区红石桥乡西左界村的(de)香瓜(xiāngguā)大棚(péng),浓郁的瓜香(guāxiāng)扑面而来。村民左林县和妻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芝麻香瓜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“我家种了(le)5棚香瓜,一年预计能收入15万元。”左林县乐呵呵地说。在西左界村,像左林县这样靠种植香瓜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。
10年前的(de)西左界村还是一片贫瘠的沙地(shādì),村民们守着薄田却找不到致富门路。如今(rújīn),西左界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“香瓜村”,2023年全村香瓜种植面积近1000亩,产量4000吨,产值高达(gāodá)2500万元,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69%,带动就业216户738人,人均可支配(zhīpèi)收入突破3万元。
强班子(bānzi)聚合力 党建引领定方向
2008年(nián),左子团当选西左界村党支部书记。此后,一批视野开阔、敢闯敢干的能人及村民党员陆续进入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。新班子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:如何带领(dàilǐng)村民脱贫致富?
“我们村地处风沙草滩区,传统农作物(nóngzuòwù)产量低、效益差。农民一年勤勤恳恳干下来收入微薄。”左子团回忆说(shuō),村“两委(liǎngwěi)”班子经过多方学习考察,发现当地昼夜温差大、光照充足,特别适合种植(zhòngzhí)芝麻香瓜。2014年,村党支部采取“支部引导、党员带头、群众参与(cānyù)”的方式,率先发展芝麻香瓜产业。
村民(cūnmín)左建平就(jiù)是最早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之一。“当时心里也没底,就想着尝试一下,万一真改变了呢,我就试着种(zhǒng)了不到2亩。”让他(tā)没想到的是,第一年就收入了近5万元,比种玉米强了十几倍。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,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香瓜种植的行列。
促改革添动能 香瓜种出“甜(tián)日子”
产业要发展,机制(jīzhì)需创新。2017年,西左界村在全乡率先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,推行(tuīxíng)“党支部(dǎngzhībù)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运作模式。
“我们把全村香瓜种植户都纳入合作社,实行统一(tǒngyī)品种、统一技术(jìshù)、统一品牌、统一包装(bāozhuāng)、统一销售。”村党支部书记介绍,合作社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发展(fāzhǎn)订单农业,2021年至2023年累计分红281万余元。
为了提升香瓜品质(pǐnzhì),村里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,让(ràng)种植能手、“头雁”为村民手把手教学,以保证西左界村香瓜的品质和口感。如今,西左界香瓜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,并注册(zhùcè)了商标,产品远销(yuǎnxiāo)北京、上海、西安等地。
优服务拓新路 绘(huì)就乡村幸福图
香瓜产业火了,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。漫步村中,硬化道路(dàolù)干净(gānjìng)整洁,健身广场设施齐全,幼儿园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。
“我们不仅要让(ràng)村民腰包鼓起来,还要让村民生活更舒心。”村党支部书记左子团说,近年来村里建起了3座互助幸福(xìngfú)院,完成了自来水入户、污水管网改造,还配备(pèibèi)了保洁员,实行垃圾分类处理。
“现在党的政策好,我觉得我们西左界村会(cūnhuì)一年更比一年好!明年我们要把农产品加工搞起来!”左子团信心(xìnxīn)满满地告诉记者。
从贫瘠沙地到“香瓜之乡”,从薄弱村到示范村,西左界(xīzuǒjiè)村的蜕变是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、改革创新(chuàngxīn)的生动(shēngdòng)实践。未来村“两委”班子还将继续发力,书写西左界村的新篇章。
原标题:走乡村 看振兴 | 西左界村 小香瓜(xiāngguā)“种”出大产业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