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江:文明实践润民心 共建共享幸福家
同江:文明实践润民心 共建共享幸福家
同江:文明实践润民心 共建共享幸福家中新网黑龙江新闻(xīnwén)6月10日电(李博文)在同江市繁荣街道,有一个充满温度的社区——群利社区。这里通过创新文明(wénmíng)实践载体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社区逐渐探索出一条“融文化惠民生”的治理新路径,群利社区被认定命名为第七届全国(quánguó)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。
群利社区(shèqū)新(xīn)时代文明实践站以“融”文化为核心,构建“三融三惠”服务体系,将(jiāng)便民服务、文化培育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。走进实践站,“融益坊”爱心置换平台格外醒目。居民们(men)通过以物换物,让闲置资源流动起来,累计募集衣物、图书、玩具1800余件,惠及500余人(yúrén)。社区还联合(liánhé)慈善机构发起“点亮微心愿”活动,帮助31户困难家庭圆梦。
群利社区立足居民实际需求,针对回迁小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,从(cóng)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出发,创新打造(dǎzào)“邻享(línxiǎng)仓”便民服务项目。这个8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共享仓储空间,由社区统筹规划、志愿者共同参与建设,既解决了居民收纳需求,又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。如今,“邻享仓”不仅成为居民存放(cúnfàng)闲置物品的好去处,更让整个社区焕发(huànfā)出整洁有序的新面貌,赢得了居民们“温馨家园”的交口称赞。
(群利社区(shèqū)“邻享仓”)
不仅有(yǒu)“邻享仓”,社区还推出“移动义剪(yìjiǎn)”“乐享洗衣房”等特色服务,每周五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,为行动不便者上门洗衣。78岁的盖(gài)叔是健身活动室的常客,通过每日按摩,他从行动不便到能独立行走,“社区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(xīnkǎn)上”。
在贴心服务老年群体的(de)同时,群利(qúnlì)社区同样关注着“一老一小”中的儿童成长需求。5月27日,由同江市移动公司捐赠的儿童滑梯在群利社区慧福小镇8号楼前正式投入使用(tóurùshǐyòng)。这款色彩缤纷、安全实用的滑梯迅速成为(chéngwéi)社区儿童的新宠(xīnchǒng),每天吸引众多孩子前来玩耍。群利社区科学选址,周边环境开阔,其童趣设计既满足了儿童娱乐需求,又为家长提供了交流(jiāoliú)空间。该设施投入使用后已获得社区居民广泛好评,成为提升社区幸福感的暖心工程(gōngchéng)。
(群利社区(shèqū)儿童乐园)
557平方米的(de)实践站(zhàn),成了居民的精神文化“加油站”。理论宣讲室里,“融讲堂”定期开课,健康义诊、消防培训等活动场场爆满;家风馆内,“五好家庭”“廉洁母亲(mǔqīn)”的榜样故事浸润人心;慧民书屋提供“点单式”借阅,年轻网格员还为老人(lǎorén)送书上门。
一支(yīzhī)由退休党员组建的“情缘(qíngyuán)腰鼓队”更是社区名片,累计演出超百场(bǎichǎng),走进校园、军营,舞出文明新风。居民王俭(wángjiǎn)十年如一日参与清雪、帮扶,他的事迹被贴(tiē)上“好人好事栏”,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。如今,社区注册志愿者达302人,服务积分可兑换餐食、日用品,形成“付出—积累—回报”的良性循环。
走进慧福小镇小区,充电车棚、休闲(xiūxián)帐篷、绿化步(bù)道一应俱全。这个棚改回迁小区曾面临乱停车、杂物堆积等顽疾。社区创新(chuàngxīn)“党建+物业+居民自治”模式,通过划车位、建仓储间(jiān)、引入智能充电桩,让环境焕然一新。
“以前楼道贴满小广告,现在变成了(le)文化长廊。”居民李阿姨感慨。社区还(hái)发动业主委员会制定公约,组织“大手拉(lā)小手”等活动,推动共建共治。去年,有居民反映空地破损,物业当天拉砖修路,如今这里(zhèlǐ)成了纳凉议事的热门地。
在群利社区,文明不(bù)是(búshì)抽象的概念,而是(érshì)看得见的温暖、摸得着的幸福(xìngfú)。从“民生洼地”到“幸福高地”,群利社区用“365天不打烊”的贴心服务,书写了(le)文明创建的生动答卷。50面锦旗、3000件惠民实事、98%的满意度(mǎnyìdù),见证着这座“文明驿站”的为民初心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,以群众满意为墨,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画卷上,描绘出新时代文明社区的幸福图景,为全国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创建提供了生动的“同江样本”。(完)
中新网黑龙江新闻(xīnwén)6月10日电(李博文)在同江市繁荣街道,有一个充满温度的社区——群利社区。这里通过创新文明(wénmíng)实践载体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,社区逐渐探索出一条“融文化惠民生”的治理新路径,群利社区被认定命名为第七届全国(quánguó)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。
群利社区(shèqū)新(xīn)时代文明实践站以“融”文化为核心,构建“三融三惠”服务体系,将(jiāng)便民服务、文化培育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。走进实践站,“融益坊”爱心置换平台格外醒目。居民们(men)通过以物换物,让闲置资源流动起来,累计募集衣物、图书、玩具1800余件,惠及500余人(yúrén)。社区还联合(liánhé)慈善机构发起“点亮微心愿”活动,帮助31户困难家庭圆梦。
群利社区立足居民实际需求,针对回迁小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,从(cóng)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出发,创新打造(dǎzào)“邻享(línxiǎng)仓”便民服务项目。这个8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共享仓储空间,由社区统筹规划、志愿者共同参与建设,既解决了居民收纳需求,又有效改善了小区环境。如今,“邻享仓”不仅成为居民存放(cúnfàng)闲置物品的好去处,更让整个社区焕发(huànfā)出整洁有序的新面貌,赢得了居民们“温馨家园”的交口称赞。
(群利社区(shèqū)“邻享仓”)
不仅有(yǒu)“邻享仓”,社区还推出“移动义剪(yìjiǎn)”“乐享洗衣房”等特色服务,每周五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,为行动不便者上门洗衣。78岁的盖(gài)叔是健身活动室的常客,通过每日按摩,他从行动不便到能独立行走,“社区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(xīnkǎn)上”。
在贴心服务老年群体的(de)同时,群利(qúnlì)社区同样关注着“一老一小”中的儿童成长需求。5月27日,由同江市移动公司捐赠的儿童滑梯在群利社区慧福小镇8号楼前正式投入使用(tóurùshǐyòng)。这款色彩缤纷、安全实用的滑梯迅速成为(chéngwéi)社区儿童的新宠(xīnchǒng),每天吸引众多孩子前来玩耍。群利社区科学选址,周边环境开阔,其童趣设计既满足了儿童娱乐需求,又为家长提供了交流(jiāoliú)空间。该设施投入使用后已获得社区居民广泛好评,成为提升社区幸福感的暖心工程(gōngchéng)。
(群利社区(shèqū)儿童乐园)
557平方米的(de)实践站(zhàn),成了居民的精神文化“加油站”。理论宣讲室里,“融讲堂”定期开课,健康义诊、消防培训等活动场场爆满;家风馆内,“五好家庭”“廉洁母亲(mǔqīn)”的榜样故事浸润人心;慧民书屋提供“点单式”借阅,年轻网格员还为老人(lǎorén)送书上门。
一支(yīzhī)由退休党员组建的“情缘(qíngyuán)腰鼓队”更是社区名片,累计演出超百场(bǎichǎng),走进校园、军营,舞出文明新风。居民王俭(wángjiǎn)十年如一日参与清雪、帮扶,他的事迹被贴(tiē)上“好人好事栏”,激励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。如今,社区注册志愿者达302人,服务积分可兑换餐食、日用品,形成“付出—积累—回报”的良性循环。
走进慧福小镇小区,充电车棚、休闲(xiūxián)帐篷、绿化步(bù)道一应俱全。这个棚改回迁小区曾面临乱停车、杂物堆积等顽疾。社区创新(chuàngxīn)“党建+物业+居民自治”模式,通过划车位、建仓储间(jiān)、引入智能充电桩,让环境焕然一新。
“以前楼道贴满小广告,现在变成了(le)文化长廊。”居民李阿姨感慨。社区还(hái)发动业主委员会制定公约,组织“大手拉(lā)小手”等活动,推动共建共治。去年,有居民反映空地破损,物业当天拉砖修路,如今这里(zhèlǐ)成了纳凉议事的热门地。
在群利社区,文明不(bù)是(búshì)抽象的概念,而是(érshì)看得见的温暖、摸得着的幸福(xìngfú)。从“民生洼地”到“幸福高地”,群利社区用“365天不打烊”的贴心服务,书写了(le)文明创建的生动答卷。50面锦旗、3000件惠民实事、98%的满意度(mǎnyìdù),见证着这座“文明驿站”的为民初心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,以群众满意为墨,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画卷上,描绘出新时代文明社区的幸福图景,为全国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创建提供了生动的“同江样本”。(完)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